随着GB 50303-202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正式实施,武汉电缆桥架厂家正面临防火标准的升级。此次修订聚焦阻燃性能量化指标与安装工艺的强制性要求,对产品设计、生产及验收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防火等级划分的精细化调整
新规将电缆桥架防火等级从三级调整为五级,新增B2级(可燃基材)与B3级(易燃基材)分类。关键指标中,氧指数要求从原GB 8624-2012的26%提升至30%,且需通过ISO 4589-2标准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地下车库等密闭空间使用的桥架,其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需控制在150W/s以内,较旧标准收紧40%。
材料选型的强制性规范
金属桥架涂层厚度标准从原60μm提升至80μm,且需通过1000小时盐雾试验。非金属桥架则新增玻璃纤维含量要求:户外使用产品需达65%以上,室内封闭环境可降至50%。材料研究院测试显示,符合新规的玻璃钢桥架在800℃火焰下保持结构完整的时间延长至120分钟。
安装工艺的量化指标
桥架接缝处防火封堵材料厚度从原20mm增至30mm,且需采用模块化预制件。水平桥架防火隔板设置间距从8米缩短至5米,垂直桥架需每层设置防火堵料。行业数据显示,规范安装可使火灾蔓延速度降低70%。
验收环节的技术升级
新规引入红外热成像检测,要求桥架表面温度差异不超过±2℃。同时,新增电缆载流量校核环节,需通过IEC 60287标准计算验证。某省级质监站试点显示,采用新验收流程的项目,后期运维成本下降35%。
面对标准升级,武汉电缆桥架厂家需关注材料供应链的合规性重构与生产工艺的数字化改造。建议建立原材料成分数据库,配备XRF荧光光谱仪进行来料检测,同时升级激光切割与自动焊接设备,确保产品精度满足新规的0.5mm误差要求。